议论声、惊叹声如潮水般涌来,苏锦绣连忙踮起脚尖,引颈而望,兰涉湘也紧随其后凑了过来。
她目光只扫前三甲,第一名赫然是“逢辰”二字。
“逢辰……?”她轻声念出,兰涉湘立刻接口:“这不是逢家二郎吗?”
苏锦绣微感意外:“你识得他?”
兰涉湘点头道:“怎会不识?逢家乃汴京望族,簪缨世家,祖上是正一品镇国大将军,世代将门,在朝中势力煊赫。”
苏锦绣又看向黄榜,第二名“易如栩”,第三名“崔澄”。
看完三甲,她的心瞬间沉了下去,再无半分兴致看后面的名字。环顾四周,有人见自己榜上有名,欣喜若狂,与友人策马而去。也有闺阁女子含羞带怯,在人群中寻觅着意中人。更有不少官宦人家的夫人管家四处打探“逢公子何在”,显然是为榜下捉婿做准备。
听着周遭的喧闹,苏锦绣定了定神,自我宽慰道:“或许是他临场发挥失常了吧?”
她心想,即便闻时钦未能跻身三甲,他也是自己倾心相付的良人,自己绝不会因此有丝毫动摇。于是,她耐着性子从头细查,将榜上的名字一个个逐一审视,反复看了三四遍,直到日头西斜,黄昏将至,宣德门外的人群散尽,龙棚下只剩她与兰涉湘二人。
兰涉湘看着她苍白的脸色,担忧地问: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苏锦绣揉着发酸的眼睛,声音有些沙哑:“我不知道……以他的性子,怎会怯了这场科考呢?”
他若是真怯考罢考,早该现身了,可为何杳无音讯?
难道他觉得不参加科举,自己就会轻贱他、厌弃他吗?
绝不会的!
苏锦绣立刻拉着兰涉湘驱车回家寻人,院内却空空如也。她正忧心焚神时,兰涉湘倒先镇定下来,提议道:“不如去找谢鸿影,去谢府问问!”
二人匆匆赶到谢府时,只见谢家张灯结彩,一片欢腾,谢鸿影竟考中了末榜进士。即便末榜,也能授予同进士出身,虽多外放为县尉、主簿之类的小官,却也是光耀门楣的大事。
江柳意拉着儿子的手,喜不自胜地念叨:“真是多亏了锦绣和时钦姐弟俩,把你这浑小子带上了正途!”
谢父只觉得是谢家祖宗发力了,得了消息便直奔祠堂,三拜九叩,口中还不停念叨着“祖坟冒青烟了”“列祖列宗保佑”。
谢鸿影则是一惯的嘻皮笑脸:“娘,快给我办场谢恩宴请大家热闹热闹!”
江柳意见苏锦绣来了,脸上的笑意更浓,只当她是来道贺,想着如今鸿影有功名在身,与她求亲便更有底气了。
正要开口撮合,苏锦绣却一把拽住谢鸿影的胳膊,急切地问:“你见过阿钦吗?”
江柳意这才猛然想起,今日看榜时,竟没看到闻时钦的名字。那孩子的才学比自家儿子高出十倍不止,怎么可能落榜?
谢鸿影挠了挠头,回想道:“他一个月前就从白鹿洞书院走了,说春闱会按时来考,只是要先去办件私事,之后我就没再见过他了。”
苏锦绣闻言,如遭雷击,倒吸一口凉气:“去、去哪办私事了?都一个多月了……”
难道他途中遇险了?
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,就像藤蔓般死死缠绕住她的心脏,让她几乎喘不过气。
“锦绣,你别瞎想!”谢鸿影见她脸色发白,连忙安慰道,“我听说江州一带虽有流寇作乱,但闻时钦身手不错,定能逢凶化吉的,不会有事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