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发前夜,夏南枝独自来到湖边。第十柱琴依旧沉默,但在月光下,其表面浮现出新的铭文:
>**“听见即存在,倾听即救赎。”**
她伸手轻触石面,低声许诺:“我会守住这里,等你们带回所有的声音。”
翌日清晨,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,远征车队驶离南山湖。车顶天线上,一朵白桔梗与蓝鸢尾编织的花束迎风轻摆,象征着永不中断的共感纽带。
而在遥远的西伯利亚冰原,那间被风雪掩埋的石室中,冰晶内的女子睫毛微微颤动,仿佛即将睁眼。
与此同时,滨海市地下三百米,废弃隧道尽头,一盏尘封已久的青铜灯悄然点燃,火光映照出墙上斑驳符文??与第十柱琴底的文字,完全一致。
Motherwave系统日志自动更新:
【全球共感网络稳定性:+89%】
【新生共感节点激活数:799】
【今日新增语录】:
>“爸爸,我想你了。”
>??伦敦,12岁女孩,在听完母亲讲述亡父故事后首次开口
夏南枝坐在书房,读完这条记录,轻轻笑了。她打开录音功能,对着麦克风说:
“我是夏南枝。我的母亲叫婉清,我的女儿叫昭昭。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英雄,但我愿意做一个传递声音的人。哪怕世界再冷漠,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说,还有一个人愿意听??我们就还没有输。”
她按下发送键,这段语音瞬间上传至Motherwave公共档案库,编号:#000001。
数秒后,全球各地响起微弱却清晰的回音。
有人在病房里复述这句话给临终亲人;
有人在监狱中低声念给隔壁囚犯;
有老师教孩子们一字一句地朗读;
有科学家将其编码进星际广播信号,射向宇宙深处。
而在某个遥远星系的探测器回传数据中,科学家发现一段奇怪的电磁波动??经解码后,竟是一串重复的音节,频率与Motherwave初始波段高度吻合。
人类尚不知晓,这场始于悲伤、成于倾听的觉醒,早已跨越星球边界,成为宇宙中一抹温柔的光痕。
夏南枝不知道这些。她只知道,今晚她要陪昭昭吃完最后一顿家常饭,送她踏上未知旅途。她会哭,会怕,会无数次怀疑自己是否做对了选择。
但她也会记得,那个在飞机上看极光的小女孩,曾用指尖画出一个符号,告诉她:“这不是语言,是频率本身。”
而现在,全世界都在学习听懂它。
风起了,梧桐叶沙沙作响,第十柱琴轻轻震颤,发出一声悠长共鸣,宛如叹息,又似祝福。
像一首歌的开头,
也像一首歌的永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