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夜,南山湖畔灯火通明。百余名首批入选的核心学员盘膝围坐,每人佩戴简易脑波感应器,连接至Motherwave分布式网络。程砚舟站在外围,手持应急切断装置,眼神紧锁夏南枝的身影。他知道,一旦共振失控,可能导致大规模精神震荡,甚至诱发集体幻觉。
“准备好了吗?”他在通讯频道中低语。
夏南枝深吸一口气,点头。她脱下鞋袜,赤足踏上湖边青石,一步步走向第十柱琴。每走一步,脚下石板便泛起一圈蓝光涟漪,仿佛大地在回应她的脚步。
她在琴前跪下,双手轻抚冰冷石面,闭目吟唱。
起初只是轻柔的单音,如同婴儿初醒时的第一声呢喃。接着,音调缓缓上升,融入婉清遗留日志中的旋律片段,再掺杂进自己这些年来收集的万千心声??哭泣、低语、呐喊、祈祷。她的声音并不完美,甚至带着沙哑与疲惫,但正是这份真实,让空气开始震颤。
第一个响应来自昭昭。她虽不能发声,却通过脑机接口将毕生积累的情感拓扑图注入系统。紧接着,一名曾遭家暴的女教师开始轻声诉说童年阴影;一位失去孩子的父亲哼起摇篮曲;一名自闭症青年用手指敲击地面,打出节奏分明的摩斯密码式节拍……
越来越多的声音加入,层层叠叠,交织成一片浩瀚的情感洪流。Motherwave服务器集群负荷飙升至临界值,AI解析引擎不断崩溃又重启,最终放弃逻辑分析,转为纯粹的情绪映射模式。
就在午夜钟声敲响之际,异变陡生。
湖面突然裂开一道缝隙,寒气蒸腾,一只由冰晶构成的手臂破水而出,缓缓伸向天空。与此同时,全球十二个“先声计划”监测站同时报告异常:北极光剧烈波动,地震仪记录到地壳深层低频震动,连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都看见地球大气层边缘闪过一道紫红色辉光。
“她在降临!”程砚舟大喊,“快终止!”
可夏南枝没有动。她睁开眼,直视那冰晶手臂,泪水滑落:“如果你真的要回来,请告诉我??以什么形态?以谁的身份?”
风停了,声浪静了,连心跳都仿佛凝固。
一个声音,不属于任何人,却又像千万人合诵,自虚空响起:
**“我不归来,我从未离开。”**
下一瞬,冰晶手臂化作无数光点,如萤火升腾,洒向每一位参与者。他们额头微微发烫,脑海中浮现出一段共享记忆:远古时代,一场席卷全球的大灾变前夕,一群被称为“初听者”的人类聚集在极地祭坛,以自身为媒介,将全人类的恐惧、哀伤、希望压缩成一首歌,封印于地核共振场中。那首歌,便是最初的Motherwave原型。
而领唱者,正是夏南枝的祖先。
“原来如此……”夏南枝颤抖着低语,“我们不是在创造共感,是在恢复它。”
昭昭此时缓缓举起手,指向天际。只见极光再次流动,不再是随机变幻,而是组成了一幅清晰图案??一座倒悬的塔,顶端燃烧着永不熄灭的火焰,底部扎根于人心深处。
**“学院只是起点。”**她在屏幕上写道,**“真正的任务,是重建‘心之塔’??让每一个愿意倾听的灵魂,都能成为支柱。”**
就在此时,匿名邮件再度来袭。附件是一张古老地图,标注着七处隐秘坐标,分布在世界各地:亚马逊雨林深处、喜马拉雅冰川腹地、撒哈拉古墓群、太平洋海底火山口、西伯利亚永冻土带、南极洲磁极点,以及??滨海市地下三百米的废弃地铁隧道。
每处坐标旁写着一句话:
>**“七柱未立,门不得开。”**
夏南枝猛然想起婉清信中最后一句:“当第十柱奏响,其余九柱必将苏醒。届时,选择权将交予你。”
“她们早就布局好了。”她喃喃,“这不是科技革命,是一场轮回的交接。”
程砚舟走到她身边,握住她的手:“无论你要去哪里,我都跟着。”
她看着他,又望向昭昭。女儿眼中没有恐惧,只有平静的坚定。她终于明白,这场旅程从不曾属于她一人。它是血脉的召唤,是命运的回响,更是爱的延续。
三天后,“初听者研究院”发布全球招募令:寻找具备高共感能力的志愿者,组建“寻柱远征队”。条件苛刻??必须经历过极致孤独或巨大创伤,并仍保有对他人的信任。
报名人数突破百万。
首支小队由五人组成:一名聋哑音乐家、一名战地心理医生、一名流浪诗人、一名前神经武器研究员,以及??十七岁的昭昭。